Lilypie - Personal pictureLilypie Fifth Birthday tickers˙ Lilypie - Personal pictureLilypie Fourth Birthday tickers

目前分類:健康新知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Q 我有咳嗽、流鼻水…等症狀,是不是得新流感?要如何處理?
A 1.新流感症狀通常是發燒、上呼吸道症狀(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等)、肌肉痛、關節痛、疲勞等症狀,與一般流感症狀相同,無法依症狀研判是否感染H1N1新型流感
2.若有發燒、上呼吸道症狀等症狀時,請儘速就醫,由醫師診治

Q 快速篩檢及使用抗病毒藥物「克流感」的標準為何?

Sil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0253

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
疾病管制局呼籲民眾及全國醫療機構應全面推動『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

Sil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疾病管制局於今(4/15)日公布新增2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分別為2歲6個月男童及出生50天之男嬰。2歲6個月幼童於3/27發病,而後出現嗜睡、全身無力、嘔吐、抽搐等症狀,現已康復出院,檢驗結果為克沙奇A5型病毒感染;另一男嬰於3/30 出現活動力減弱、心跳較快,並出現疑似心肌炎症狀,於加護病房治療後,目前狀況穩定,檢驗結果為克沙奇B1型病毒感染。
該局表示本年截至4/15 止,共計有 13例確定病例,1例死亡,相較去年同期(50例確定個案,2例死亡)為低。另依據該局過去十年監測腸病毒重症之資料,統計可分離病毒之型別為腸病毒71 型佔82.1%最多,依序為克沙奇B群佔7.7%、克沙奇A群佔5.7%、伊科病毒占4.4%,其中克沙奇B群及伊科病毒引起的重症比較好發於出生3個月之嬰幼兒。而腸病毒71型及克沙奇A群引起之重症則好發於出生6個月至5歲間幼兒,因此,與該局特別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幼兒之家長及教托育機構,自外面回家後,在摟抱、餵食嬰幼兒前,大人及小孩務必正確洗手,以降低嬰幼兒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該局為能即時掌握腸病毒之疫情趨勢,刻正試用健保每日上傳門診資料進行分析,初步分析結果顯示腸病毒之疫情已持續升溫,另依據全國定點醫師資料分析顯示,預估於5月上旬(第18週)達流行閾值,6月中旬(第25週)達到高峰。
疾管局呼籲家長注意,若家中幼(學)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特別注意觀察家中患者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轉送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此外,該局亦請臨床醫師提高警覺,協助就診的病童之家長認識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臨床醫師、教托育機構可至疾管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衛教宣導專區下載相關素材,加以利用;如有腸病毒相關疑問,除參閱該局全球資訊網之外亦可撥打免付費民眾疫情通報及諮詢專線1922洽詢。

Sil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因應近期境外移入麻疹個案增加,疾病管制局針對幼兒原訂於出生滿12-15個月接種之第一劑MMR疫苗,提前為「出生滿12個月接種」,以擴大麻疹防疫網,保障幼童健康安全。

近 10年來,國內麻疹確定個案除2002年發生一群聚事件外,餘每年個案數均在 10人以下(含括境外移入個案),且幼兒MMR疫苗接種完成率亦維持在95%以上,因此自2006年元月起,各醫療院所已停止幼兒出生滿9個月之麻疹疫苗接種,且第一劑MMR疫苗接種時間訂為出生滿12-15個月。

然而自今(2009)年1月以來,發生數起境外移入麻疹個案造成疫情,截至3月 25日止已累積28例確定個案。由於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疫苗接種是預防最經濟有效的方法,為阻斷麻疹傳播,早日達成消除麻疹的目標,疾病管制局除函請各縣市,積極針對學齡前滿12個月未完成MMR接種者進行全面催補種工作,並依據衛生署傳染病防治諮詢委員會預防接種組決議,將第一劑MMR疫苗接種時程,由原訂出生滿12-15個月,提前為出生滿12個月接種。而幼童第二劑 MMR疫苗仍維持在國小一年級集體接種。

Sil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琳瑯滿目,五顏六色的餐具總是能吸引大家的目光,為食物增添了多元的感官元素,同時豐富了飲食文化。但日前媒體報導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檢驗了市售免洗餐具發現,有6件具有顏色的塑膠吸管、湯匙及攪拌棒等檢體的重金屬(鉛)含量超過衛生標準。衛生署即刻請台北縣政府衛生局至賣場(家樂福及大潤發)抽驗上述不符規定產品,送至本署藥物食品檢驗局(藥檢局)進行檢驗,藥檢局依顏色將之區分為30件樣品,進行材質之鉛、鎘含量測定,以及以4%醋酸溶液浸泡(95℃, 30分鐘)後重金屬之溶出情形檢驗。

檢驗結果顯示,在材質之鎘含量及4%醋酸溶液重金屬溶出試驗方面,30件檢體均未檢出。在材質之鉛含量部分,則有6件超出「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的情形。將這些送驗的彩色塑膠製品依其顏色區分,檢出鉛含量超過標準的檢體,多為黃色、橘色與綠色。

上述不合格的檢體,轄區衛生局正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責成業者下架並依法處辦中。衛生署已於今(98)年3月5日行文各縣市衛生局,請其針對轄區內塑膠食品器具容器製造業者進行輔導,要求業者應使用符合我國食品添加物著色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或歐盟色素指引(Color Index)之食品級色素來染色,嚴禁使用工業色素。若仍無法改善者,則輔導業者使用未染色且以原生塑膠料製造之塑膠包材,以確保民眾飲食安全。

Sil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疾病管制局為提升兒童對於百日咳的免疫力,於今(98)年3月下旬起,97學年度入學之國小一年級學生,將於下學期全面接種「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Tdap),以取代先前國小新生常規接種之「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Td)。
此一接種計畫為衛生署傳染病防治諮詢委員會預防接種組排定新增疫苗之第一順位,該項疫苗(Tdap)係增加了新型非細胞性百日咳成分,將可同時提升國小學童對於破傷風、白喉及百日咳的免疫力,且副作用反應較少;除保護學童,亦可降低學童罹患百日咳傳染幼童,造成嚴重併發症之機率,可與三月開始接種的日本腦炎疫苗同時(分開不同部位)、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新型疫苗的實施,使得整體防疫網對國小學童的保護,又往前邁進一大步。
疾病管制局表示:本項疫苗(Tdap)係首度導入小一常規接種,該新推接種計畫將由各地衛生所協同學校開始推動。學童於接種後,應多喝開水,多休息,如有特殊接種後反應,或欲了解疫苗接種相關資訊,請撥打民眾疫情通報及諮詢專線1922洽詢。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Sil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母乳是嬰兒最佳的食物和營養來源,根據研究發現,媽媽們在哺育期間如果服用不當的藥物,極有可能危害嬰兒的健康,含可待因(codeine)成分的藥劑就是一例,雖然可待因作為減輕分娩手術疼痛藥劑已行之多年,但在美國卻發生嬰兒猝死案例。
可待因與嗎啡同樣可抑制延髓之咳嗽中樞,臨床上本用為鎮咳、鎮痛劑,具成癮性,含量高之製劑列屬第二級管制藥品,必須開立專用處方箋才能調劑。可待因於人體內可被代謝成嗎啡,使用後代謝率之快、慢受遺傳基因、生活環境、個人生理狀態等因素影響。服用過量之可待因易引發嗜睡、精神迷惑、呼吸抑制或嚴重便秘等副作用,有氣喘病史者甚至會造成窒息後果。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曾發布警訊,尤其是生產後哺乳期間的媽媽,服用高劑量之可待因,或者母親具有超快之藥物代謝率體質使得體內之可待因快速代謝成嗎啡,皆有可能導致接受母乳的嬰兒體內嗎啡超過劑量發生中毒現象。因此,當有必要開立含可待因藥物給哺乳母親時,醫師應該選擇短期內最低的有效劑量,同時應密切監控母親與嬰兒的狀況,一旦母親或嬰兒出現嗜睡、餵乳困難、呼吸困難、無力等症狀時,醫師應立即做出緊急處理。
為避免發生上述不良副作用,衛生署呼籲,正在哺育母乳的母親們,醫療人員與民眾於醫療上使用可待因治療咳嗽或緩解疼痛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正在哺乳期間之婦女,應詳細告知醫護人員。

Sil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防範日本腦炎侵襲幼童,全國各縣市日本腦炎疫苗,將自3月1日起陸續開打,疾病管制局呼籲家長,別忘了抽空帶屆滿十五個月的寶寶,到各地的衛生所或醫院診所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台灣歷年來日本腦炎之流行季節主要在5月至10月間,高峰期常發生在6到7月,由於接種疫苗為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因此為達預防成效,全國學幼童的日本腦炎疫苗接種,除少數延遲或追加的個案,均安排於3月至5月集中接種;國小一年級生的接種作業,各縣市衛生單位亦會與學校協商安排,於學校集中施種。為了寶貝您的孩子,請家長務必配合接種作業,或帶屆齡幼兒前往醫療院所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日本腦炎的潛伏期一般為5-15天,大部分為無症狀感染,少部分病例會產生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等症狀,嚴重者除前述症狀,尚可能發生昏迷、痙攣等症狀,而導致精神、神經性後遺症或死亡。
現行幼童日本腦炎疫苗接種時程為出生滿15個月接種第一劑,間隔2週接種第二劑,隔年接種第三劑,國小一年級則於學校集中接種第四劑。民眾欲了解日本腦炎相關防治措施,可參閱疾病管制局網站: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疫情通報及諮詢專線1922洽詢。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Sil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Eurona Earl Tilley
出處:WebMD醫學新聞

  February 24, 2009 — 根據2月份過敏、氣喘&免疫學檔案期刊發表的研究結果,家中可見的黴菌與嬰兒後來發生氣喘的較高風險有關。根據該研究,母親抽菸也是小孩日後發生氣喘的顯著風險因素。
  

Sil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vember 4, 2008 (加州聖地牙哥)一項發表於美國公共健康醫學會第136屆年會的新研究結果顯示,就小孩智力與情緒發展而言,母乳比罐裝牛奶好。
  
來自波士頓麻州綜合醫院(MGH)的作者Katherine Hobbs Knutosn醫師與Alexy Arauz Boudreau醫師在口頭報告時表示,接受餵乳的兒童比較少表現出對記憶能力的擔憂,且這些兒童比較不需要接受行為、品行或是精神健康問題的治療。
  
MGH的精神科醫師Knutosn向Medscape公共衛生與疾病預防表示,設計良好的研究支持哺乳與認知及治療發育之間的關係,但是這個效應對於行為與精神發育的影響目前仍不清楚。這裡的新發現是,嬰兒時期哺乳與對於行為擔憂的下降有關,同時也比較不會被健康照護人員診斷行為或是品行異常,且在兒童時期時也比較不需要健康照護。

Sil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陣子和朋友一同帶著孩子出遊,原本體溫就比較高,非常容易流汗的小孩在溫度這麼高的夏天,玩得汗流浹背的,頭髮與衣服更是濕了又乾、乾了又濕。好 不容易到了有冷氣的美食街裡,朋友的兩個小孩就開始吃起冰淇淋,女孩們涼快又滿足的表情馬上顯現,朋友當然也同時買了一個又大又香的冰淇淋甜筒給我家的寶 貝,不過我馬上就回絕說:『謝謝你!我們不吃冰淇淋。』雖然馬上看到朋友及兩個可愛的小女孩臉上狐疑的表情,但我也沒有多做解釋。

隔了幾天,接到朋友的詢問電話,因為朋友的女兒一直在問,為什麼阿姨的小孩不吃冰淇淋?我這才解釋:『所有的冰品因為溫度太低,孩子如果經常吃會常 常咳嗽、喉嚨不舒服,比較容易有支氣管的問題,加上冰品的溫度低會造成腸胃不適,也容易影響腸胃的消化吸收,因此所有的冰品,包括加冰塊或冰涼的飲品,我 都會盡量不給小朋友吃。』

許多家長在盛夏都會喝冰的飲料或吃冰淇淋、冰棒、挫冰等消暑解熱,並讓孩子也跟著享受冰涼的暢快感。其實在傳統中醫學的角度,吃冰反而會讓身體火上 加油,更顯燥熱,另外也容易引起腹瀉、影響消化、造成腸胃道對營養素吸收不良的現象。因為冰的溫度低,吃冰以後體溫會很快的下降,人的體溫正常維持在36 -37゚C,當體溫迅速下降時,身體的產熱系統馬上開始運作以保持恆溫來保護身體,這時血液循環會加快,腸胃道收到身體發出升溫的訊息就會產熱,因此吃冰 的實際作用是會讓身體愈吃愈產熱、愈吃愈渴,換言之根本無法達到夏天解渴的功效。另外,常吃冰品也會讓人的喉嚨感覺有痰,經常要清清喉嚨來保持喉嚨的舒服 感,因此尤其有氣喘、支氣管本來就不好或容易感冒的孩子,更是要遠離冰品。

這樣看來也許會覺得我家的寶貝太可憐了,其實我也偶而會讓他喝點冰的飲料,但是是有技巧的喝。冰箱的飲料、夏天的西瓜或其他水果冰涼後,拿出冰箱在 室溫下約20-30分鐘,其實還是非常涼的,買飲料時一定要求去冰,再給小朋友吃。至於非常受歡迎的冰沙及冰淇淋,想要健康的小朋友可真要忌口了。

為了長遠的健康著想,請稍微克制一下冰涼的慾望,家長更是需要以身作則,孩子自然而然會少吃冰品,擁有健康的身體喔!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許美雅營養師

Sil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